易烊千玺是慢慢走进我的生活的,他给我的感觉是两种极端,疏离又炽烈。突然有天看综艺,他在里面哼歌,一首完全不属于他的时代的歌--《死了都要爱》慵懒颓废的嗓音替代了摇滚的歇斯底里。他手里玩着花,眼神时不时会带着思绪一起逃走,让人忍不住想探寻他的所想所思。我深知这种一个人安静纯粹的快乐,那一刻他在我眼中开始出离千篇一律的少年偶像,成了独一无二。
易烊千玺是慢慢走进我的生活的,他给我的感觉是两种极端,疏离又炽烈。
突然有天看综艺,他在里面哼歌,一首完全不属于他的时代的歌--《死了都要爱》
慵懒颓废的嗓音替代了摇滚的歇斯底里。他手里玩着花,眼神时不时会带着思绪一起逃走,让人忍不住想探寻他的所想所思。
我深知这种一个人安静纯粹的快乐,那一刻他在我眼中开始出离千篇一律的少年偶像,成了独一无二。
理性
酌情处理,适当过滤
舞蹈综艺里他曾受到一个女选手的质疑。那种强压下情绪的崩坏以及努力和汗水得不到回报的无奈愤懑,我想拼命努力过的人都懂,而他更加能感同身受。
那时的十八岁少年,安安静静坐在评委席,目光里都是倾听和思考的姿态。
他说:
“我觉得街舞是一门艺术,
就好像一幅画,
一个雕塑摆在你面前,
你能做的就是感受它。”
他说他坐在这儿不是因为舞跳得有多好,而是他和其他队长一样都有对舞蹈和美的鉴赏能力。后来的突发状况在他与舞者的握手言和中收场。
前辈们称赞他的明智和风度,而我在这个对待一切事物都平平静静的少年身上,找到了他为何沉着的原因。
他有对艺术的敏锐的洞察能力和鉴赏能力,有对新奇事物的快速接受能力和悟力。他或许不是技术最精湛最专业的,但他是态度最真诚的。
他用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发言化解了一场闹剧,直面这世界的质疑。
世界不能因为年龄而对一个少年抱有偏见,毕竟那少年带着实力和谦逊的态度走来。
一个可以形容很多人的词,但到他这儿,却又变得不一样起来。
“过好自己的生活,然后,好好学习,
好好工作,然后,好好孝敬父母,
然后,生活中的一切都好好的,
嗯,就是这些,希望我们以后都好好的”
在公益的道路上,他一直“俯视疾苦和病痛,俯视角落和夹缝”。他让工作室在微博上搜集抗疫路上的逆行者粉丝,为她们加油打气,为她们预留演唱会门票。
甚至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一段时期,他连线韩红老师,想要只身赶往武汉去当物资搬运工。这是一个习惯只做不说的男孩,表面平平静静安安稳稳,但其实担心和热心都满满装在心里。
这样善良温柔的灵魂,能以何相比又能以何相抵呢?
“黑粉们注意了,《少年的你》要上映了,
一起去看易烊千玺在线挨打呀”
“她们老喜欢看我挨打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里面挨打,
然后她们老笑,然后少年里面也老被打,她们也很开心”
《少年的你》上映后,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惊艳,豆瓣等各大网站上口碑好评不断,他们说这是一部将易烊千玺与流量区分开的作品。我深以为然。
山城四十多度的高温下,真的拳脚,黏的血浆,棒球帽和松松垮垮的破旧衣衫,边缘少年的敏感和真诚,全都汇聚在一起,然后他出离易烊千玺,成了小北。
那个少年在编剧说出“你不是偶像,你是一个演员”的时候热泪盈眶,而我知道最终的鲜花与掌声定不会辜负那个目光坚毅的少年。
很多时候,朋友问我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他,他哪里值得你那么喜欢。
很多人也劝我追星不要投入太多情感。
我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说起,就像生活里那些很小很小的习惯,被磨平了棱角再打磨,试图与自我共处之后,再次粉碎揉进身体里,一天一天不自觉加深。
当习惯变得刻意就不是习惯了。
气质
游离于慵懒和温润
气质这个词总会让人觉得虚无缥缈居无定所,而我确实是被一种气质吸引的。一种游离于慵懒和温润之间的气质。
他确实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一个人,但是即使隔着遥远的距离,却让我感受到了真实和温度,不参杂任何一点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。
我想,追星永远都不是自我完成,
我们都在“喜欢”的这条路上披荆斩棘,
一起拥有了更美好更生机勃勃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