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演员请就位2》这档节目因为一个选手的落选,惹得一身腥臊,这位选手叫“曹骏”。如果他是一个普通新人,话题断不会如此之大。
《演员请就位2》这档节目因为一个选手的落选,惹得一身腥臊,这位选手叫“曹骏”。如果他是一个普通新人,话题断不会如此之大。
然而当这个名字的后缀,是“机灵小不懂”和“剧版《宝莲灯》沉香饰演者”,这就让人无法淡定了。
对,又是一个童年情怀的代言人,是节目组专为我这个年龄的观众设置的“流量陷阱”。
出于对这个越来越借由话题搞事情的选秀节目的厌恶,我只专门挑了曹骏的几个片段去看,又略看了下其他招致恶评的新人的演技。
平心而论,气质已经和“机灵小不懂”、“沉香”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曹骏,是一个称职的演员。
他是那种导演可以放心给他重要角色的演员,但如果让他担当主演,导演会犯难。
他演戏的状态,是由内而外的。他说出来的台词,是消化过的,不像那位被导师郭敬明给了S卡的明星,台词从眼睛进入马上从口腔走出。
因为懂得代入角色,所以他演得沉稳。
演员如果演得沉稳,必定是自信的。他知道他在干什么,所以他眼里、身上,都有戏。
对曹骏,我觉得用一种当下网上看剧方式来形容最恰当,曹骏演的戏,我不会用1.5倍速去播放。
好的演员,具备一种魔力,当你在欣赏他表演时,你会忘记时间还存在。
但如我所说,如果让曹骏当主演,导演会犯难。
因为他缺少主演最核心的东西——“观众缘”。
我记得住这个演员的风格、演技,但我并没有很想看他主演的戏。
举个“有观众缘”最鲜明的例子,秦昊。
最近我在看迷雾剧场的早期作品《无证之罪》,每晚刷一集,津津有味。因为是早期作品,所以这部剧没有《沉默的真相》这么好的演员阵容。
但主演秦昊和男配姚橹两位男演员,就撑起了整部剧。
秦昊在剧中饰演的刑警,名字叫“严良”,对,和《隐秘的角落》中那个少年同名,这是拜原著作者“紫金陈”懒得起新名字的恶习所赐。
这个严警官,被秦昊演出了一种风范,油滑不油腻,痞气不流氓,冷酷不冷血,凶狠不凶残,悲观不绝望。
这样的词组,我还可以拟出更多去安在“严警官”身上,全都是“似是而非”的这类性格对比。秦昊饰演这个角色,那股轻松的劲儿,让我错觉,这角色我去演也能胜任。
你咂摸出这味儿了吗?
任何一个领域里的大师、天才,他演示自己的专业时,都轻松得让圈外人有种错觉,这是一件容易上手的事。
反过来再看曹骏的表演,我很欣赏他,但我觉得我演不了他的角色。因为那些角色,都被他演得很“重”。
为什么那么多观众为曹骏鸣不平?因为他让大家看到了年轻演员中也有这么认真对待演戏的。
而细想一下,正如那些标榜自己零下多少度也亲身下水演戏,或者拍动作戏不用替身自己来的年轻演员,这种“因为你认真演所以欣赏你”的标准,真的很可笑。
演员既然是三百六十行其中一行,为什么“认真”变得那么值得表扬?
这样的标准,让其他行业被996搞得自诩“打工人”的朋友们情何以堪。
可见整个娱乐圈的新生代的水平,都被“流量”毁成什么样了。
什么是演员?
认真只是基本素质,要有学识、有阅历、掌握方法论和实践手段,要演得让观众感觉不到和演员之间隔着“第四堵墙”,产生“我演好像也可以”的错觉,同时又心里明白“我和他,注定我是观众他是演员”的事实。
我们需要好演员,因为生活里的痛苦和欢乐,有时候需要他们来替我们释放。如果有近一步精神上的追求,我们也需要他们来指引我们去释放、去想象。
曹骏是个好演员,他虽然不可能成为“秦昊”,但有一天,他可以成为一个像“姚橹”那样令人过目不忘的配角。
因为我觉得,《无证之罪》这部剧,是姚橹的存在,让秦昊更精彩。
让配角发出能够兜得住主角的光,反而更能说明某人是一个好演员。